每到年頭年尾,因外遊受傷的求診個案都會增加。一位太太到韓國滑雪不小心撞傷,回港後又準備過年大掃除,令傷患惡化,她求醫脊骨神經科,證實患上梨狀肌症候群。
- T: D I7 m: ? F公仔箱論壇tvb now,tvbnow,bttvb# a2 L* ]% s9 q1 c* G7 X+ R1 Z8 h
tvb now,tvbnow,bttvb) T2 r# S( {4 G0 M( h# m+ i
這位太太45歲,滑雪撞傷後感到臀部腫痛,以及雙腳麻痹,回港後即前往醫院檢查,照過磁力共振,幸而沒有導致椎間盤突出。之後帶着磁力共振報告前來求助,檢查發現盆骨、腰椎第4及5節有輕微錯位,臀部腫痛是梨狀肌症候群(Piriformis Syndrome)所致。
! z) |4 b0 ] W) `; [! V%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) `$ A5 W: i j! N/ ?
痛症成因是梨狀肌撞傷受壓,變得充血、水腫和痙攣。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一條小肌肉,起點在薦椎(Sacrum俗稱尾椎)前面,終點在盆骨大轉子(Greater Trochanter of Femur髖關節外側骨頭凸出之處),梨狀肌在人體作用是讓髖關節靈活做出外旋動作。坐骨神經從臀部伸延至腿部時,就是從梨狀肌下方穿出來,如果這條小肌肉發炎或腫脹,壓迫到坐骨神經,便會引致臀部及腿部痛楚麻痹。
0 r2 A3 R9 h; K$ ?2 H0 c x2 C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 p9 z: U8 }5 }
脊醫為這位太太以手法矯正錯位的腰椎及盆骨,用超聲波幫助梨狀肌消炎消腫,並以脊骨神經科專門手法及震動儀器放鬆肌肉,紓緩疼痛麻痹。此外,指導她一些拉筋動作,回家多做;數次療程後,痛症已明顯改善。
+ R( ^. v" K4 s6 O+ W1 n( p, h6 x4 F7 u9 I# j/ U( l
不過,早前覆診發現情況突然轉差,她說覆診之前,有一晚痛得要入院打止痛針。詳細了解後,原來她近來在家中大掃除,經常蹲低跪低清潔廚房,於是臀部及雙腳又再次疼痛麻痹。而最大問題是,本來指導她每晚要用冰敷患處,但天氣轉冷,她自行用熱敷,因此令情況惡化。公仔箱論壇0 A! h# V5 @5 S4 F0 `3 }5 |
5 P; Y7 I/ l% |, H現在她改回冰敷,並且按指導做拉筋動作,定期覆診接受治療,臀部腫痛及雙腳麻痹已漸漸消除。脊醫提醒,想脊椎及盆骨健康,除了小心避免意外受傷,也要注意保持良好坐姿,不要翹腳坐令臀部受壓不勻側向一邊;此外,盤腿坐亦可引發梨狀肌症候群,適當的伸展動作,可紓緩關節與肌肉。
3 g4 @4 G7 i1 G; P+ A* _0 ]4 ^公仔箱論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