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[時事討論] 蘇鑰機﹕誰是記者?何謂傳媒?

蘇鑰機﹕誰是記者?何謂傳媒?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# d* j' p; I+ n% h5 l# T

: h( J: H+ Q7 Ctvb now,tvbnow,bttvb
" g; q* \8 s. g5 o( z7 G- X) Y近日的佔領行動令香港市民很關注社會事態發展,大家對時事資訊十分渴求,特別是一些有關衝突現場的報道。新聞傳媒的角色吃重,網媒的參與明顯,不同類型的記者湧現。
8 \+ T  L3 ~  u  d7 G# ]www2.tvboxnow.com
6 [6 }% K% |1 U6 `5 Y& y" \
在採訪佔領行動時,除了主流傳媒記者外,還有一些來自網媒的記者,也有自稱公民記者的人士。他們的角色和認受性備受關注,究竟什麼人才算是記者?其實這個問題已存在一段時間,同時涉及如何界定新聞傳媒,及哪些機構才有權派員採訪。
! l" S3 N/ ?9 ?, ~8 u# C/ ]. m
* I- [% u! @+ b3 w' `1 I8 S
記者作為一個職業崗位,本來很清晰。記者全職受聘於新聞機構,他們負責採訪時事及撰稿,其角色受到大眾認可,給他們某些權利監察社會、報道事實甚至評論時事。社會大眾和新聞機構有一種無形契約,讓後者發揮「第四權」的功能,以專業方式履行其職責。
# ~. C$ V0 z. D3 ^6 Etvb now,tvbnow,bttvb

6 }/ o" r& ]2 [. Q8 C) P* l: j: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然而近年傳播科技猛進,互聯網的發展顛覆了資訊的傳送方式,令新聞行業生態大變,同時改變了受眾的行為習慣。它打破了媒體之間的界限,模糊了傳送者和受訊者的分野,也令記者的身分不像以前那般清晰。www2.tvboxnow.com0 p. O6 P- E0 j% r/ ^: N% Q

) A0 t8 T0 f# B  i1 g$ k3 q4 ^2 H主流傳媒如報紙、雜誌、電台和電視都各自設有網上版,近年也出現了一些純網站形式的新聞媒體。網媒的人手一般不多,運作方式不同,編輯工作或由「策展人」擔任,採訪依靠公民記者、特約記者甚至市民作為報料人。
! `1 X; c6 E* `+ v* F* hwww2.tvboxnow.com

# N# [4 T- i5 L" }* `www2.tvboxnow.com3類不同的記者公仔箱論壇5 L+ }) H& c' Z5 D' o( u- y0 \& y

- N9 r" A. z7 x4 O3 Z% Dwww2.tvboxnow.com是現時有3類不同的記者出現。如附表所示,第一類的傳統記者一般全職受僱於主流新聞機構,有相關工作經驗,頗多人曾受正統新聞教育訓練。他們的工作範圍較全面,責任較多較大,其職業角色要面向上司、同事、同業和社會受眾,恪守客觀、公正等專業原則,其社會認受性較高,身分也容易查證。
, y9 O0 S/ Q' h3 K
公仔箱論壇7 ?# s/ w$ c) t" ?/ z: R3 W! Z$ }
第二類是網媒記者,他們不一定是全職受僱,新聞採訪經驗和專業訓練可能較少,工作的角色面向範圍較窄,報道取向不一定以傳統新聞理念為依歸,其認受性較低,也不容易證明自己的記者身分。第三類是近年流行的公民記者,他們並非機構僱員,基本沒有新聞採訪經驗或訓練,不需面向同事或同業,問責程度低,只是偶然提供資
) S8 j0 b: U) d' \/ b公仔箱論壇料或撰稿。他們或會主觀地投入事件,令其報道視角較主觀,因此其社會認受性低,頗多人未必認同其記者身分。
! s; e) P0 \5 i5 Jwww2.tvboxnow.com
" D7 g8 I7 R1 Z2 G$ `0 k8 H
從主流和網上兩種傳媒引發出來有上述3類記者,此外還有大學新聞系的實習刊物記者、中學的校園記者及響應主流新聞機構呼籲的報料市民。他們各有特點,不一定能達到大家心目中作為記者的標準。
$ _) _, m; Y) `. C0 c

: Z+ D' z1 F8 w- z7 K4 N% \公仔箱論壇記者身分的模糊化令人關注,因為記者有重要社會角色,他們工作上享有一些「特權」,通常得到大家信任。但從事新聞工作沒有明確門檻,雖然其工作有專業性質,但和醫生、律師、教師、社工等專業的情况不同,例如當記者不用申領牌照,於是引起「誰是記者」的疑惑。- d: G& S0 L) p+ U" v: ~2 _

  u  O9 {( A, J! z; O公仔箱論壇何謂傳媒?
* s4 O7 }# K- I& [4 b2 t. l/ I
6 V( @2 y- h% j* B7 @. @3 D( }6 W
「何謂傳媒」也成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。例如政府新聞處或一些大公司在舉辦記者會時,除了接待傳統主流新聞機構外,應如何處理網媒的採訪申請?新聞界有一些業內組織,但並非每個新聞機構都有加入,機構的認受性如何確立?是憑其歷史、規模、知名度、過往表現還是其他準則?: _% i% ]3 H2 K6 X7 a
" P' y5 H- U' D0 m, s( P- d7 m3 W
曾就此議題在課堂上和幾十位大學生探討。經小組討論後,大約四分之一的人認為應該讓網媒有權派員出席記者會,一半的人卻反對,另外四分之一的人對此未有決定。贊成者認為主流和網上的媒體有相同功能,應容許不同傳媒各有運作方式,並應尊重資訊自由流通,以增加新聞界的耳目,加強監察社會功能。反對者的看法是網媒數目可以很多,人人都可自稱記者,在記者會上提出不恰當問題,只會浪費大家時間,令報道質素參差,甚至出現如冒充記者等道德操守問題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6 K" ^4 l8 H$ {/ F! v

5 j& N4 z+ t& t% @: E; Swww2.tvboxnow.com解決之道可包括將新聞機構分成不同類別,各自有不同的採訪權利。主辦記者會的機構也可因應實際情况,彈性處理,以取得合理的平衡。如何界定記者的身分,也可參考香港記者協會的規定,如當事人最少有50%的收入是源於新聞工作,才會獲發記協的記者證。tvb now,tvbnow,bttvb0 I) i; i3 q8 ?* H# ?8 `  E# W
* w8 n5 H% C! n* l! ?: A  e8 d3 n
上述的情况涉及一些更大的議題,本文不夠篇幅詳加討論。例如在現今世代應如何定義新聞界?新聞工作有多大程度是一門專業?應否(及如何)加強對網媒記者和公民記者的培訓?市民要如何獲得資訊?應相信哪些媒體?這些都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。公仔箱論壇. G3 _. R* N$ Q) D

! s* ~; k4 s6 T5 [- t* F- Y5 }
" K+ Z, }  n- T% i6 t" @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
  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