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[健康資訊] 日本經驗-中年後腸保安康 多蔬菜少碳水化合物

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刊載免疫學者藤田紘一郎談保持腸的健康法指出,人感到幸福所憑靠的與其說是腦,倒不如說是腸,50歲以後的飲食必須針對腸的需求,有了健康的腸才能保持年輕、預防疾病,感覺到幸福。公仔箱論壇: {5 p/ q" e7 S( \7 u3 u
現代人的腸內細菌銳減,40至60歲的現代日本男性腸內細菌的量,已降至戰前男性的1/3。這是因為現代人吃蔬菜攝取量減少,腸內細菌喜歡的食物纖維攝取量減少,食品添加物和壓力也對腸內細菌造成損傷。更可怕的是活性氧,包括大氣污染、電磁波及壓力等讓體內產生活性氧,則會攻擊所有細胞和腸內細菌,傷害身體健康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8 U2 @7 B# Q& h( Y) c
藤田指出,腸道討厭碳水化合物,50歲是改變對腸有益的飲食法之重要時期,因為從50歲起,人體會切換讓身體活動的主要引擎。人體的引擎有兩種,一種是由碳水化合物變成糖,會產生瞬間活動力的「糖解引擎」,另一種是以氧氣為燃料來產生持續力的「線粒體引擎」。8 t* L1 Y1 B: E& k: a
活動力強的30到50歲主要用的是糖解引擎,這個引擎的原料是飯和麵包等碳水化合物。過了50歲以後,會慢慢切換到粒線體引擎,腸的蠕動通常要靠粒線體引擎,其原料則是氧。過了50歲之後,依舊吃甜點和麵包的話,糖解引擎會變得活躍,粒線體引擎則無法好好運轉。
; b/ g- k& D& T) a+ y* u公仔箱論壇日本人的4大疾病癌、心肌梗塞、腦中風、糖尿病都與活性氧有關。中老年人患這些疾病的原因之一,是無法轉換這2個引擎,因此如果過了50歲,最好少吃碳水化合物類。tvb now,tvbnow,bttvb/ l9 Q# O% _+ k4 N! D( [
要看腸的健康狀況,觀察自己的排便也是很重要的,腸的狀況好的人,腸內的細菌多,食物纖維多,糞便也大,最好是臭味少,呈黃金色,硬度像牙膏一樣,排便通暢。
  Y5 s8 U5 N- U*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相反的,若是糞便小,臭味重,顏色黑,則可能是腸道拉警報了,最好要多吃富含食物纖維的蔬果、乳酸菌多的納豆和味噌等。特別是顏色深的蔬菜含豐富的抗酸化物質、植物生化素,可說是一石二鳥。過了50歲還要注意,每星期至少要吃2次肉。# t/ _4 C" P1 J& v) F1 O. i3 }
此外,和心愛的人在很好的氣氛中吃飯對腸也是很重要的,愉快的用餐可提高免疫力,讓燃燒脂肪的細胞活化,也較不容易變胖。吸收氧氣慢慢地運動,泡溫泉讓身體暖和,也可以使粒線體引擎活化,保持腸道健康。
1

評分次數

  • soforlee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