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電)
0 n$ |# @/ w! i# V; _; M
天氣雖然炎熱,時序卻已悄悄進入秋天,中醫師說,「秋燥傷肺」,民眾易出現如呼吸系統疾病、皮膚乾癢、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「秋燥」症狀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/ X& S9 H1 p2 N" b, R
中醫師吳明珠指出,入秋後空氣溼度減少,體內水份不足、暑濕不易散發,形成虛火,致抵抗力變弱,因此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、皮膚乾癢、心血管疾病及大便乾結等現代人常見的「秋燥」症狀。
; r6 S1 K7 {; [% y8 z H9 y; S, j- Stvb now,tvbnow,bttvb
# `( S$ q6 S! ^! ewww2.tvboxnow.com及大腸首當其衝,出現呼吸系統問題,如口乾舌燥、唇乾、喉嚨乾癢、咳嗽等。
- ^% L1 C, p# |" H) o4 _公仔箱論壇
吳明珠指出,秋天的食養原則以「養肺潤燥、少辛增酸」為主,增強肺部免疫功能、健脾、補肝及祛濕。入秋之後切記不宜大補,應以淡補為主,指補而不膩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: Q4 B6 N6 s. z3 K! l, h5 @# | m$ w# ]
吳明珠建議,秋季宜多吃些奇異果、蘿蔔、蓮藕、荸薺、水梨、蜂蜜、粥、豆漿等潤肺生津、養陰清燥的食物,有清心安神效果,可增強抵抗力,適宜有內熱,出現肺熱咳嗽、咽乾喉痛、大便乾結的人食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