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初新加坡獨立,無論環境或經濟大馬都領先小新好多,老一輩嘅人都知道。
一個經常冇水冇電冇就業機會嘅國家。肯做新加坡人嘅人,被譽為找死的人。
50多年后,點解小新可以領先大馬咁多,歸根到底離不開兩個字 “種族”。
1959年,新加坡取得自治邦的地位,李光耀成為首任總理。1963年,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、砂拉越以及北婆罗洲(现沙巴)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,从而完全脱离英国统治。
在马来西亚期间,李光耀和当时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种族权利分配上意见不合,李光耀主张以“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”的民族平等方式来取代“马来人优先”的保护政策。人民行动党与马来民族统一机构(巫统)的政治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两次引发新加坡种族骚乱。最后,首相東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,在1965年8月7日下令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。于是,8月9日,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马来西亚国会紧急修宪并通过,解除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,使其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。
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(1965年8月9日)後,新加坡寻求国际承认,深怕有朝一日会被马来西亚强行合并或被印尼攻击(印尼对抗新馬的活动还没结束),所以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。同年10月,新加坡加入英联邦。1967年8月8日,新加坡协助成立了东盟组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