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 [: B# n/ T) z6 R" P
安倍晉三(左)與普京在會談正式開始前面帶笑容握手。
2 E, o2 z# a) _% S- R0 B)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
; e5 a: S- L7 E1 K公仔箱論壇【俄日峯會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昨日於莫斯科會面,為兩國締結二戰結束和平條約談判,當中焦點是雙方如何解決北方四島主權爭議,料成功機會微。普京會後表明,雙方仍有很多工夫要做才能達成和平協議。 % c1 S& D% Q, {. e; V
4 S) Q0 u" a# h: l1 V
T# Q: T5 {) d% U4 w* ~- Hwww2.tvboxnow.com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數天,蘇聯軍佔領千島群島並宣示主權,但日本仍認為當中的北方四島──擇捉島、國後島、色丹島及齒舞群島是其領土,這爭議令日俄一直無法簽訂和約。
/ L A1 r. \3 ~2 d x+ s4 Y
! \8 q, ~1 A2 z! Gtvb now,tvbnow,bttvb
8 l7 Y" a, P( }: U Htvb now,tvbnow,bttvb 公仔箱論壇0 c7 H4 Y3 F! E* Q9 A
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 F6 s- H4 f" F0 q2 A4 \( @- V. V
/ U# Z+ m& {% b7 O0 w$ C兩國外長下月會面
3 j+ _& n; V) ]4 N; G5 y5 X8 n公仔箱論壇安倍昨天率領外相河野太郎和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,到克里姆林宮會晤普京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官員。普京跟安倍表示「很高興你的到來,很高興我們能很定期的見面」。安倍表示會以他與普京在去年11月峯會的共識,即在日俄締結和約後,俄羅斯就將色丹島及齒舞群島主權移交日本,並以1956年《日蘇共同宣言》為基礎推動談判。安倍亦在峯會提供日俄北方四島經濟合作計劃的甜頭,同時強調鞏固兩國關係的必要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,最新最快電視,軟體,遊戲,電影,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。3 w- F6 r6 }) E- p ]
4 `/ S& t* _/ t. f* u1 _0 ~www2.tvboxnow.com會後兩人舉行記者會,普京指雙方仍有很多工夫要做才能達成和平協議,而且解決方法必須獲社會支持。他指兩國外長下月將會面就和平協議談判。
& H$ @; L* f3 b! C" Q; w5 c: Y u# i- B7 V8 z* \% Z+ B, L
安倍就指,經過70年,雙方要達成協議並不容易,但他跟普京同樣決定尋找解決方法。兩人同意兩國軍方發展關係。公仔箱論壇' K9 Y+ b, X* A4 t5 d9 w
公仔箱論壇# Y7 g% P; B' ?) {& [9 s
日俄對四島主權爭議的立場仍懸殊,安倍今年致新年賀詞時,指北方四島約1.7萬俄羅斯居民要漸漸接受「家園主權將變」,因而觸怒俄羅斯,拉夫羅夫上周在莫斯科接見河野時,警告日本不應再稱北方四島為「北方領土」,要和約談判繼續,日本就須承認俄羅斯對北方四島的主權,「為何日本是全球唯一不能全盤接受二戰結果的國家?」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前日亦指日俄和談仍在初階,很可能曠日持久。
4 X8 g3 @0 F( X- b& @( t+ a1 d: I- j! R0 ~3 z& ?4 M& d
出發赴俄前,安倍承認與俄談判是二戰結束至今逾70年來的挑戰,望與普京坦誠對話。他又前日面世的俄媒專訪中表示,與普京親自解決此問題是兩人的共識。tvb now,tvbnow,bttvb' U9 x( U) Z+ Q; X" J4 W
公仔箱論壇! y7 L0 l6 [. b1 ^ ^/ T
日盼俄交還兩島主權www2.tvboxnow.com. Z+ e6 L* E% g1 n+ u5 O0 A8 ~' a
北方四島是俄羅斯掌握鄂霍次克海戰略控制權的關鍵,俄羅斯擔心日本一旦擁有北方四島主權,就會讓美軍進駐當地。即使日本只要求其中兩島主權,俄羅斯會否交還仍是未知之數。tvb now,tvbnow,bttvb5 X& I5 i q" Z; [$ ~+ e/ `
公仔箱論壇* O1 a3 C; b+ R% g! [& m
俄羅斯人亦普遍反對政府放棄北方四島,當地上月民調顯示,反對把部份北方四島交還日本的俄人多達74%。管轄北方四島的俄羅斯薩哈林州上月起爆發反「割地」示威潮,莫斯科上周日的同類集會約有1,000人參加。有左翼示威者在昨天峯會舉行前,到日本駐莫斯科大使館外集會,左翼政治人物指11名示威者被俄警拘捕,但俄羅斯官員否認。6 Y ?) ~6 _( p6 H
7 W/ l. T1 z4 ? ?* V: U2 l公仔箱論壇法新社/日本放送協會/《日經亞洲評論》 |